俗話說養魚先養水到底甚麼是養水?為何要先養水,這就要從最簡單的開始說起,動物進食了之後就要排泄排泄的成分與牠的食性息息相關蛋白質是絕大多數自然界的生物需要獲取的食物之一(肉食性動物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而草食性動物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而蛋白質經吸收代謝之後的產物就形成了含氮廢物依動物的屬性不同而將含氮廢物以氨、尿素或尿酸的型式排出體外


氨基酸脫氮作用而產生形成時消耗的能量較少毒性較大需要最多水來稀釋毒性水生無脊椎動物硬骨魚類和兩棲類的蝌蚪主要以此型式排泄含氮廢物


尿素由肝臟將一分子的CO2和二分子的NH3經酵素合成一分子尿素形成時耗能較多毒性較氨小極易溶於水陸生兩棲類成體和哺乳類主要以此型式排泄含氮廢物


尿酸形成時消耗的能量最多毒性最小,溶解度很低在飽和狀態會沉澱形成固體結晶排出體外可減少體內水分的流失陸生節肢動物爬蟲類鳥類主要以此型式排泄含氮廢物


    魚類生活在水族缸中是一個密閉的環境牠要在這個密閉的環境中吃喝拉撒睡,如何處理掉牠的排泄物,給牠一個乾淨的空間就成了一門學問


    魚類的排泄物,是靠水中的細菌將它硝化轉換成其他營養鹽水中菌的數量隨著食物的多寡而有所消長,在新開缸的水體中通常沒有什麼細菌(不管好菌或壞菌)尤其是自來水因為水的本身已經經過消毒,殺死水中大部份的細菌所以新的水中菌量是稀少的當我們將生物(………….)放進新的水體時,魚類的排泄物會以氨(NH3)的型式存在於水中水中有了亞硝酸菌的食物,於是亞硝酸菌的數量會快速上升將氨(NH3)轉換成亞硝酸鹽(N02¯ ),直到氨(NH3)的濃度下降或水中其它條件不利於亞硝酸菌生存時,菌種才會有數量下降或是減緩的趨勢-----(第一階段) 有了亞硝酸鹽之後,吃亞硝酸鹽的細菌硝酸菌於是開始繁衍將亞硝酸鹽(N02¯ )轉換成硝酸鹽(NO),直到亞硝酸鹽(N02¯ )的濃度下降或水中其它條件不利於亞硝酸菌生存時,菌種才會有數量下降或是減緩的趨勢-------(第二階段) 硝酸鹽則以有機鹽類的型式留在水中成為水草浮游性附著性類的食物而硝酸鹽類的消長就要看養殖者在水中如何去做處理了--------(第三階段) 以下是水中菌量消長的示意圖


 




 第一階段:如果水中的亞硝酸菌數量不夠多,來不及將水中的氨代謝掉的話,將導致水中生物的氨中毒水的PH越高,氨對於生物的毒性越強因此建議慢慢增加水中生物的數量,減緩水中氨增加的數度使亞硝酸菌的數量到達平衡點此階段建議換水大約1/2~1/3直接減少水中氨的濃度或是加菌種增加亞硝酸菌加快氨代謝的速度更好的做法是換水加上添加硝酸菌使水中亞硝酸菌的數量盡快到達平衡點


    第二階段:水中的亞硝酸鹽數量上升因此硝酸菌數量上升亞硝酸鹽對魚類的毒性不像氨這麼高但是累積到一定濃度之後對魚類還是有傷害此階段只要讓硝酸菌的數量到達平衡即可其他則不用太過操心可嘗試換水大約1/2~1/3直接減少水中亞硝酸鹽與氨的濃度或是加菌種增加亞硝酸菌與硝酸菌加快氨與亞硝酸鹽代謝的速度更好的做法是換水加上添加亞硝酸菌與硝酸菌使水中亞硝酸菌與硝酸菌的數量,儘快到達平衡點


    第三階段:水中亞硝酸菌與硝酸菌的菌落數量已慢慢形成使得硝酸鹽濃度慢慢上升,如果水中沒有其他物質吸附硝酸鹽的話,硝酸鹽的濃度會一直上升低濃度的硝酸鹽對魚類沒有傷害但是濃度提高到某一程度後魚隻就很容易生病此時控制硝酸鹽的做法就很多元化了可以直接換水減少硝酸鹽的濃度放置吸附硝酸鹽的濾材或是種植水草吸附硝酸鹽以魚場來說的話就是利用水中的浮游性藻類(綠水)來吸附


    以上所說的是水中最基本的氮循環水中的菌種不只以上所介紹的種類養水就是使水中的細菌與營養鹽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營造水中的環境適合好菌好菌增加壞菌就會被排擠而減少如此水中生物才會有舒服的生活環境不易生病


                                                                                                                                                                            


                                               ---------------彩色魚 蟯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尊重智慧財產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gfriedhe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