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百分之八十的成份是氮氣,氮(N)與氫(H)可結合組成胺(NH),胺又可與含碳素物質複合成胺基(脂肪)酸的形式也就是蛋白質,在大氣中到處多是氮氣,因此植物要取得氮來組成蛋白質理應不虞匱乏的。構成生命體的必要元素蛋白質其組成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動物取得蛋白質的方法,就是把內含氮元素所組成的胺基酸吃進體內,一個成人每天要代謝掉數百公克的蛋白質,其中有部是由尿、排泄物、汗水、月經及皮膚、指甲、頭髮的掉落而排出體外。因此飲食應包含足量的蛋白質才能彌補氮的流失。但並非所有蛋白質都能補充氮,最重要的是我們吃的蛋白質必需含有適量的「必需胺基酸」,是人類等動物所需的外加複雜分子。


  動物蛋白質的方法是由植物而來,不管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於是最終的問題就是:植物到底如何吸收“氮”?其實植物也有肉食性的,我們所熟知的捕食性植物如捕蠅草;茅膏菜;狸藻等等,因為.牠們大都活在沼澤地帶,在那裡地面充滿酸性且泡著水,以致細菌無法分解枯死的植物,土壤因此缺氮,無法供應沼澤植物之所需,也因此肉食植物發展出獨特的捕食方法,其目標就是對氮的無盡需求。


    至於其他植物是如取得氮素的呢?在這裡我們先來瞭解「氮循環」,動植物的屍體經由微生物的分解,有機體的蛋白質於腐敗過程中,會以硝酸和氨水的形將氮釋放到土壤中。這些氮直接透過根又回到植物身上,再度轉變成植物所需的胺基酸蛋白質及其他含氮的物質。


植物的三要素,氮是最重要的成員,然而存在於大氣中百分八十的氮氣是無法被植物所吸收利用的,只有少數豆類能由共生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固定在根部中,我們稱之為「固氮作用」。


氮必須與氫結合,產生尿素或硝酸的形式,植物才有辦法吸收利用。因為工業合成可大量生產硝酸、尿素,讓地球可耕土地增產了不少糧食。這些額外的氮加到自然的土壤中,會對自然環境又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為了增產,現代農業過度施用氮和磷肥,很不幸的己造成過多的硝酸及磷酸,流入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湖泊、河川、溪流中,高濃度的硝酸、磷酸造成藻類,以及水生植物爆炸性的成長這個程我們稱之為「優氧化」。最後這些植物大量死亡時,被大量微生物所分解。微生物耗盡魚和其他水生生物所需的氧,將造成快速全部死亡,水中便全無生物了。被優氧化殺死的河川,流行在過度使用肥料的地方,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氮有助於植物但過度使用,則可能是過度傷害。


一般植栽常用的肥料不外乎「氮、磷、鉀」三要素,如施用濃度過高,尤以化學肥料,將會形成硝酸鹽磷酸鹽硫酸鉀鹽濃縮脫水現象,造成根部的灼傷。


盆栽較常使用的有機質肥料,易累積有機殘渣,當盆栽缺水時也會形濃縮鹽類的析出,傷及根部。另當根系佔滿盆土加上累積的殘渣會產生排水障礙,易使盆土缺氧而腐根。


如果透氣性佳,過度潮濕(如連日的大雨),並不會傷害根部的,因為她透氣不缺氧,就如同水耕植物根是全部泡在水裡面的,只要在水中打氣循環,含氧量足夠即可生長良好。因此傷害盆樹根部最大的元兇,應該是累積在盆內過多的肥渣阻礙了水的滲透及水的排出。根因缺水灼傷,造成吸水障礙,產生盆土有過多的肥渣及水份,發酵作用會使得根部缺氧 ,如此惡性循環植株勢必衰亡。


植物的組成主要為碳水化合物,因此為其主要構成元素,除此之外她還需要七種「灰質元素」:磷、鉀、氮、硫、。另外還需要:鉬、銅、鋅、鎂、硼、氯、鎳等微量元素,不過這些元素在植物的組成有些微量到幾乎不存在,確又是不可缺少。


是葉綠素分子的成份,鎂在植株中很容易分解及移動,當鎂供應不足時,植物會毀掉老葉,將養份釋出去供應頂端較有活力的嫩葉 。除了鎂之外對氮、磷、鉀、和氯也是一樣的作用。


硼、,作用和鎂相反,因為它們移動困難,當植物缺鈣時没有機會從較老的組織釋放鈣到較嫩的部位,因此植物的新部位比老部位更容易表現出缺鈣的徵狀(莖、根和葉的扭曲變形)


大部份的土壤都富含鐵質,但並不表示她們就可以因而取得足量的鐵,例如高量的鎂並存時植株就不能順利獲取鐵質。另一種情形是土壤中含高量的石灰鹼土,也會影響鐵質的吸收(酸性土壤中生長的植物比鹼性土壤較易獲得鐵質),缺鐵會造成黃葉末稍枯萎的現象,稱之為「黃萎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egfriedhe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