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siegfriedherr/1387017421-2005579913.jpg)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於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午四點在江蘇省吳江市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壽九十五歲。九月三十日早上火化,他的近親在場,據了解,現場並宣讀中共總理溫家寶的唁電。
九月十九日上海就傳南懷瑾病危消息。九月二十八日太湖大學堂秘書處公告稱,南先生「四大違和」,不希望受到打擾,「懷師數十年來為法忘軀,近來四大違和,現正住於禪定,我們在護關中,敬請各位勿來打擾。如有進一步確切消息,會敬告各位。」
一九一八年出生的南懷瑾,是溫州樂清南宅殿后村人。是國學大師也是詩人,致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在兩岸擁有眾多信眾。大陸學界對南懷瑾的評價是「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給自己的評語卻是:「我的一生,八個字:一無所長、一無是處。沒有一樣是對的。」
南懷瑾對儒、道、佛都有精湛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不少兩岸民眾家裡都擺放他的全套書籍。今年四月,兩岸學界人士訪問太湖大學堂,曾獲南懷瑾年初所寫的墨寶,上面寫道「一生猶欠詩書債,萬事終須留有餘。九四頑童南懷瑾」。
兩岸學術界都認為他有以下重大建樹:一、傳統國學的學習和教學;二、個人修行境界的提升;三、有國家、民族大義理念,與知識分子應有的道德及使命;四、讓三教九流、不同學派、不同政黨的知識分子,都受他的學問道德所影響。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