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吃非當季蔬果
當季盛產的蔬果,能順時生長、蟲害少,品質優、營養多。違反時令的蔬果,往往存在「靠農藥養大」的危機,也可能為了保鮮而使用各種化學藥劑。
‧昂貴蔬菜不要買
颱風來襲、菜價暴漲,可能為搶收而把噴藥不久的蔬果採收販賣,農藥殘留風險相對高。
‧太漂亮的菜當心
別淨挑那些外觀完美、碩大的蔬果;有蟲眼的、看來賣相不佳的,吃起來相對安全。
‧氣味強烈的蔬菜
有特殊氣味的蔬菜,通常蟲蟲也不愛,例如芹菜、韭菜、萵苣、洋蔥。
‧土生土長的野菜
容易栽培的紅莧菜,抵抗蟲害能力強,理論上,無須噴灑農藥就可生生不息,在風災前後選購紅莧菜,農藥殘留過量的疑慮相對較低。皇宮菜抵抗性強,少有病蟲害,栽培時幾乎不必灑農藥。
地瓜葉、龍鬚菜等容易生長的野菜,是較安全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有些生長在田埂旁、果樹下、溝邊的野菜,要提防被農藥汙染的可能。
‧使用套袋的水果
在結果期使用套袋的水果,因套袋隔離,降低農藥殘留機率。例如:省產葡萄、楊桃、番石榴、蓮霧等。
‧去皮食用的水果
需去皮食用的水果,當然可以降低吃進農藥的機會,例如:香蕉、西瓜、鳳梨、柑橘類等。若需連皮食用的水果,一定要清洗乾淨再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玉米 要削去尖頭
種植有機玉米的峰達農場主人余威槿說,有些玉米田,常在施肥時,加入除草劑等農藥,甚至在玉米長穗、最易長蟲時,直接在玉米穗處注入農藥除蟲。他建議消費者,料理玉米前,一定要把尖頭部分削掉,才能避免吃進殘留農藥。至於玉米湯,建議還是別喝了。
小黃瓜 千萬洗乾淨
小黃瓜的蟲害多,屏東九如鄉瓜農陳進合指出,栽植小黃瓜,「沒噴藥很難種出來。」開花前,有人會噴催花精或荷爾蒙藥劑,這種藥沒毒性;多半瓜農噴殺蟲藥,也只能使用藥力只持續一晚的農藥。但是,有些不肖瓜農,為了省錢,明知道不能用「奶劑」(一種農藥)還用,是最要不得的。
為什麼小黃瓜農藥殘留問題特別嚴重?因為小黃瓜的生長速度快,一天不採收,就變老黃瓜,有些果農下午採收完就噴藥,隔天早上繼續採收。
消費者若要安心,除了確認購買源頭安全,買回去多清洗才是上策。
十字花科 蟲害最嚴重
多蟲害的蔬果,當然存在多農藥的風險,十字花科蔬菜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在外用餐,在不能確定蔬菜來源的情況下,盡量少點以下蔬菜:大白菜、小白菜、芥蘭菜、花椰菜。
豆菜類 殘留常超標
每次農藥殘留檢驗,常有豆菜類上榜。豆菜類屬連續採收作物,一旦噴灑農藥的時間沒控管好,農藥殘留就容易超標。
豆菜類包括:四季豆、豌豆、甜豆、菜豆等。
烹調前一定要用流動清水反覆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