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的六個神奇穴位之功效?


 



每個穴對發生在它所對應部位的病症,都有療效


談到用穴位治病或養生,很多人都怕麻煩。攤開一張《穴位圖》,密密麻麻的穴位,經穴365個,奇穴還有很多,到底該怎麼記住?怎麼用?恐怕很難。其實,這麼多穴位,就連一般的針灸醫生也不會全部記住。要使用穴位,我們得從最簡單的、最有統合性的穴位開始,然後根據一定的規律,慢慢拓展。


 



掌握四個穴的基本養生保健法


對一個對經絡和穴位一無所知的人來說,平時只要記住一個簡單的歌訣,就能為自己進行基本的養生保健。這個歌訣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這個歌訣叫「四總穴歌」,四句講了四個穴,每個穴的威力,打個比喻來說,相當於「原子彈」,一治就可治一大片。


 


足三里治肚腹部,委中治腰部、背部,列缺治頭部、頸部,合谷治面部。每個穴對發生在它所對應部位的幾乎所有的病症,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尤其是對於那些慢性病、小毛病,只要持續使用,最見療效。


 




穴位VS.對症治療


穴道             治療功效 VS. 對症部位


足三里穴     治肚腹部


委中穴         治腰部、背部


列缺穴         治頭部、頸部


合谷穴         治面部


阿是穴         治身體任何部位的痠痛


內關穴         治胸脅部位的一切疾病


 




後人在這四句歌訣後面又加了兩句「痠痛取阿是,胸脅內關謀」,就是說,身體任何部位的痠痛,都可以在身上尋找「阿是穴」,也就是按上去疼痛的地方;胸脅部位的一切疾病,都可以用「內關穴」解決。這樣就更全面涵蓋整個人體。把這幾個穴位用好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病症,就能解決一大半。


 



列缺穴—治頭上、頸上的疾病


以列缺穴為例。列缺是肺經上的穴,我們把兩手的虎口交叉,食指尖端點到的地方就是「列缺穴」。列缺善治頭上、頸上的疾病。它最典型的用法就是治療落枕。有時因為睡覺姿勢不對,或脖子露在外面吹風著涼,早上起來,發現脖子僵硬、疼痛,非常難受,這就是「落枕」。可以撥動列缺穴,不適感即會迅速減輕。


 


列缺穴還治療頭痛,尤其是偏頭痛、口眼歪斜、牙痛等,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由於它在肺經上,還能治療各種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彈撥」。彈撥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橫向推搓揉動,使肌肉、筋腱來回移動,以有痠脹等感覺為佳。列缺穴位置有很多筋時,彈撥列缺穴彈撥這些筋,力度要合適,以有明顯的痠痛感為宜。


 



還有,像咳嗽、氣喘這樣的疾病,都跟喉嚨有很大關係,咽喉腫痛就更不用說了。列缺穴的這些主治功能,都可以歸屬到「頭項尋列缺」這一句歌訣中。項,就是脖子、頸,包括裏面的咽喉。


 



很巧的是,列缺穴所在的位置手腕,通常也被人們稱為「手頸」、「手脖子」。手脖子上的穴能治脖子上的病,這不是巧合,其中存在著很神奇的對應關係。不僅列缺穴,手頸上經渠、太淵、神門等穴位,對治療頸椎病、咳嗽等也有療效。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但有手脖子,還有腳脖子。腳脖子上的穴位,能不能治療我們脖子上的病呢?答案絕對是肯定的。艾灸太溪穴,治療慢性咳嗽,效果非常好。


 


總之,當脖子出現小毛病時,我們在手腕、腳踝等部位到處按壓、彈撥,找到有明顯痠麻脹痛的地方,那就是治療點。


 



  以痛為腧—哪裏痛哪裏有問題


《黃帝內經》中有一個重要原則:「以痛為腧」。就是說人體哪裏出現了疼痛,哪裏就是治病的腧穴。按照老祖宗說的,我們人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特定腧穴。


 


這個規律還可以進一步延伸,人體手足上很多部位的命名,都在互相借用。人體有頸,也有手頸、腳頸;有肚子,也有腿肚子;有背,也有手背、腳背及耳背。這種借用,不是完全出於偶然的,人們在潛意識中意識到這些部位的關聯性,在命名上也讓它們相互關聯。如果能把這種關聯運用到養生和治病上,效果是不可思議的。


 



比如,腿肚子上的合陽、承筋、承山,對腹痛都有很好的療效,肚子痛、肚子脹的時候,可以在這3個穴連成的線上尋找壓痛點。背部痠痛或背部僵硬疲勞的時候,可以在手背、腳背上找壓痛點,都能得到非常好的緩解作用。耳背更為神奇,它也對應於人體的背部,當我們獨自一人無法捏的時候,可以用從下往上捏耳背代替,每只耳朵捏10次,會感覺非常舒服。


 


 


相應部位的關聯性 VS. 神奇養生治病


部位          對應關聯部位                 養生保健效果


腿肚                肚子             腿肚子上的合陽、承筋、承山,對腹痛都有很


                                             好的療效。   


               


 手背、腳背   背部            背部痠痛或背部僵硬疲勞,可以在手背、腳背


                                            上找壓痛點,能起到極佳的緩解作用。


耳背                背部            耳背更為神奇,它也對應於人體的背部,當我們獨


                                            自一人無法捏的時候,可以用從下往上捏


                                            耳背代替,每只耳朵捏10次,會感覺非常舒服。



 

使用穴位,不需要死記硬背大量內容,只要抓住最核心、最重點的訣竅,即可舉一反三,根據一些規律去推演。我這篇文章只是做一個示範,教大家一個方法。更多的規律,我還會陸續談到,當然讀者也可以自己舉一反三看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保健方式。


 


穴位治病養生歌訣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痠痛取阿是,胸脅內關謀。


 


 


作者:武國忠


書名:活到天年中醫養生秘訣


出處:活到天年中醫養生秘訣p308~p315


出版社:康鍵文化


~本文已獲得授權同意刊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egfriedherr 的頭像
    Siegfriedherr

    Hello, welcome to Siegfried' blog!

    Siegfriedhe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